上古藝術中國畫的寫意畫技巧
油畫畫冊中的靈感源泉

悠久的歷史中,藝術一直被視為人類文明的標誌和表達方式。無論是古代的壁畫、雕塑,還是現代的繪畫、攝影,藝術一直在不同的形式中繼續演變和傳承著。上古藝術就如同一座寶藏,蘊含著古人對生活、自然和宇宙的探索與敬畏。

在當代的美術界,藝術家們依然在探索著上古藝術的軌跡,希望透過現代的技藝和觀念重新詮釋這些古老的作品。他們尋找著上古藝術所蘊含的智慧和美學價值,並將其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。

無論是古老的石刻、石雕,還是描繪著神話故事的古代壁畫,上古藝術總是令人嘆為觀止。它們不僅展現了古人對生命和宇宙的探求,也反映了當時社會、文化和宗教的特點。

通過對上古藝術的研究和欣賞,我們得以窺見古代文明的光輝和智慧。上古藝術如同一面鏡子,讓我們反思自身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。在當今虛擬化的世界中,上古藝術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絲真誠和靈感。

上古藝術
特製隊去年拍攝短片《大黑》的現場。(特製隊提供)

日本「特攝片」風靡全球,掀起怪獸電影熱潮,台灣近年也有創作者受啟發,其中特攝創作團體「特製隊」以北投大屯山為靈感創作怪獸「大黑」,朝商業及IP化發展。上古藝術

特攝全名「特殊攝影」,是日本流行的娛樂文化,指使用大量特殊效果的影視作品,經典元素包括演員穿著戲服演怪獸或英雄,以及用微縮模型呈現場景。1954年的《哥吉拉》開啟特攝電影的黃金年代,1966年起播出的《超人力霸王》則是特攝電視劇代表作。

台灣特攝創作團體「特製隊」成立於2017年,以特攝手法講述台灣故事。製作人曾蓉珮透露,起初是被日本獨立特攝片的幕後花絮吸引,決定與同好們組成團隊,因而誕生本土火山怪獸「大黑」。

本土火山怪獸「大黑」的美術圖。(特製隊提供)

大黑由繪師草神發想設計,再由特製隊成員形塑細節。草神表示:「我生長於北投,鄰近的大屯山是台灣唯一的活火山,因此常幻想大屯山可能存在怪獸。」大黑的外型融合熔岩和火山岩,「它是礦物型怪獸,隱喻了大自然神靈。」此外,大黑沒有眼睛,象徵非傳統認知的生物,更具神祕感。

火山怪獸「大黑」朝IP化邁進,繪師草神(左起)、導演賴廉哲及小說作者AB王,攜手團隊打造世界觀。

草神解釋,設計大黑時考量到特攝片的拍攝需求,怪獸勢必會實體戲服化,因此大黑的形象不能過於天馬行空,否則演員難以穿著戲服,「要以人可以穿進去為前提」。他透露,大黑的面貌可能隨著時間推進而有細微變化,「就像日本哥吉拉或漫威超級英雄,每次出現的外觀或服裝都會有些許不同,大黑也會是如此。」

更多鏡週刊報導
【台灣原創怪獸2】台灣怪獸躍上國際 特攝創作眉角多、戲服也要不斷進化
【台灣原創怪獸3】「台灣人遇到怪獸會有什麼反應?」 他融入在地特色打造本土怪獸小說

上古藝術

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F%B0%E7%81%A3%E5%8E%9F%E5%89%B5%E6%80%AA%E7%8D%B81-%E5%8F%B0%E7%81%A3